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大家眼中的好“院长”
  在中心,大家不喊白主任,都称“白院长”,这缘于他敬老院院长的头衔。
  来自吉林的护工刘继玲有着东北人的豪爽,远嫁这里的她提起老白有着说不完的话:“白院长这人老好了,71岁有智障的赵某刚来时不会说话,不会洗脸,也不会上厕所,白院长和我一起不厌其烦地教她,从不嫌弃。十来天后,赵某不仅什么都学会了,还能自己叠被子。”
  照顾残疾人不是轻松的活,尤其消耗人的耐心。为此,老白经常苦口婆心地教育员工:“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照料好病人,是为下一代做个好榜样,也是为社会做贡献。”
  “白院长是我家的大恩人。”在中心上班的小孙感激地对记者说,母亲瘫痪无法自理,父亲去世时,自己在郑州读大学,母亲无人照顾,只好送到私人托老院,每月近2000元的费用让贫困的家雪上加霜,而且母亲还生了大面积褥疮。中心建成后,白院长第一时间通知母亲入住,吃住全免,并送到乡卫生院免费救治,出院后有专人照顾,现在母亲精气神好很多,人也吃胖了。去年小孙毕业,白院长还专门恳请领导把他安排在中心上班,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也许是对老白付出的最好注解,就如市残联评价:中心虽只正式运营4个多月,但对入住人员的照料周到,社会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