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俊华
春天的一天下午正在写字,出去散步的三姐打来电话说,附近公园里很多人在采摘槐花,让我送个食品袋过去也摘点。对于春天的花,无论大小,浓艳,我都是喜欢的,哪怕地面上如米粒的花儿,同样是十分尊重而欣喜的,她们是上天的礼物,大地的馈赠。我对那些并不十分艳丽夺目的槐花、枣花更多一层的倾心,因为她们普通、平常、朴素而真实,像如我一样的平凡人,每日里为着生计,忙忙碌碌,没有矜持,也没有自卑,让心自由自在地在岁月中穿梭。
我放下手中的笔,带着孩子一起赶了过去。这个公园处在半城半乡的地方,还在完善中,不缺少自然的田园风光。走近园子,扑面而来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那味道是熟悉的,在童年的记忆里,大学毕业之后,特别居京之后很少见到槐花了,吃更是奢侈了。
小时候每年这个季节几乎都会和大人们一起采摘槐花,然后等着吃蒸槐花,那个年代,大抵是缘于粮食的不足,家家户户才如此就餐,而不是讲究养生和调理。那时虽然穷点,回忆起来,总是让人留恋、怀念和回味,活得快乐,简单自在。也许是因为孩童的年龄吧,中年人的世界永远都那么烦琐、杂乱和无奈。
摘槐花的人已经散去了。我在附近找一根别人用过的木杆,走到一棵花开得好的树前,突然发现树上的花居然是红色的,一直以为槐花是白色的,第一次见红色的槐花,很是惊喜。网上一查,红色的槐花挺多,分布的区域不同,槐花不仅有美味、营养,还有药用价值。除了蒸着吃,还可做饺子、包子、炒鸡蛋,真是开眼界了。可见,增长见识,不仅要多读书,更要去经历。
怕伤了树,单挑小枝折,虽然费点劲,没过多久,摘的也够蒸一锅了。从小喝牛奶,吃面包、薯条长大的孩子对这个不感兴趣,孩子在园里走来晃去,急着回家去小伙伴玩。
时代不同了,可能槐花只是我们那一代人的所爱,也许不一定,这些孩子长大之后,经过岁月的沉淀,离开留下他们童年时光的这里,曾经的一草一木对他们来说都将变得可爱,如现在远离故乡多年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