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新理 通讯员 郭建设 朱炎
本报讯 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近日,市民政局、市扶贫办联合制订《驻马店市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履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治责任,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抓住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做到符合兜底保障政策的各类服务对象全覆盖,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坚决打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攻坚战。
《实施方案》提出了各项工作任务,民政、扶贫部门要按照现行政策要求开展排查工作。民政部门要摸清低保户、特困供养对象、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底数,扶贫部门要摸清精准认定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户、贫困边缘户底数,逐人逐户建立台账,进一步查漏补缺、主动发现,做到不漏一户一人,确保数据信息准确、及时、全面,彻底排查到位、解决到位、不留死角。民政、扶贫部门定期开展信息比对,掌握未脱贫人口和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以及建档立卡边缘人口中,尚未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供养范围人员的相关信息,分析返贫致贫风险,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增强特困供养机构兜底功能,大力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采取新建或扩建等方式,加强县级(区域)供养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护理型床位的设置,持续推进农村敬老院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康复“五大工程”,增强特困供养机构兜底功能。加强临时救助和低保政策衔接,对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可视具体情况先行给予临时救助,一段时间后生活仍然困难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积极推动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动态监督管理。推进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确保“应补尽补、按标施补”。
《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着力发挥社会组织在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智力帮扶和对口援助中的作用。加强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支持和引导社工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广泛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孤、扶老助残、助学助医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广泛动员起来参与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