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雷在喂鸡。
□全媒体记者许静
通讯员任钱文/图
她个头不高,但浑身散发出来的干劲,让人深受感染;她时运不济,但坚持自强自立,让人心生敬佩;她学问不深,但培养出3名大学生,让人刮目相看。她就是曾小雷,确山县留庄镇刘寨村张东组的脱贫户。
2016年,曾小雷的丈夫因重度脑梗被送往医院。在医生都建议放弃的情况下,她坚决要求继续治疗,她坚信丈夫不会就这样抛下她与孩子们。脑梗及后遗症的治疗花费100多万元,积蓄用完了就借钱治疗,贫困的阴霾笼罩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在她的细心、耐心和毅力的感召下,原本近似植物人的丈夫,康复到可以坐在轮椅上,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曾小雷沉重打击的同时,也激发了她的斗志。面对不能自理的丈夫和3个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儿女,曾小雷把苦痛咽到肚子里,独自扛起大梁,她要让丈夫站起来,要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村里知道她家的困难,2018年将她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她就顺利脱贫。
2020年初,在村里协调支持下,她获得20万元低息贷款,发展壮大她的种养殖业,100多只大白鹅、300多百只散养鸡、120头猪、近10亩苗木……每天,她一个人忙得不停歇。她说:“救急不救穷,现在政策好,我能干一点就多干一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她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们心中种下坚强独立的种子。孩子们都特别懂事,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二女儿和儿子都在上大学。今年初因为疫情原因,俩孩子至今都在家里帮母亲分担家里的活儿。女儿准备专升本,儿子每天利用放鹅的时间背诵英语单词,因为妈妈说过:“孩子,我们不指望养鹅发家,这只是我们自力更生的途径,但学习不能停,每天单词背不完,鹅赶回院里你出去,啥时候背完啥时候再回来。”
依托党的扶贫政策,她实干脱了贫,不但自己干,她还拉着同村人,跟他们讲自给自足的好处,讲脱贫致富的门路。“现在政策好,发展种植养殖,种养结合,买2000只大白鹅,等玉米长到齐膝高,往地里一赶,鹅也吃饱了,地里也没草了,钱也赚到了,也不用伸手向别人要了。”曾小雷说:“自己不干,指望别人给,只能一直穷下去。”
幸福属于奋斗者,拼搏是曾小雷言传身教给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她以乐观的精神、端正的三观,带着家人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