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能人张现超的“花式”脱贫路
    张现超在小餐馆里忙碌。

  □全媒体记者景中原通讯员张浩楠文/图
  张现超是上蔡县洙湖镇六王村12组的贫困户,是村里老少爷们公认的“能人”。然而,“能人”也遇到过几乎把他压倒的难题,提起曾经的苦日子,张现超总是忍不住连声叹息。
  早些年,张现超的父亲不幸患上重病。作为孝子,为了给父亲看病,他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陷入困境。后来,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张现超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一项项帮扶措施在张现超家落地生根,他家的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终于不用再为衣食冷暖发愁了。但不满足于现实的张现超深深认识到,被动地“等、靠、要”永远脱不了贫,自己还应该有更大的追求和目标。为此,张现超和家人一起想方设法努力靠勤劳致富。
  张现超是个种田好手,不仅舍得下力气,脑子转得也快。在驻村第一书记梁超鹏的建议下,经过深思熟虑,张现超决定种植蔬菜和西瓜,发展特色农业,边实践边学习。种植过程中,梁超鹏为张现超请来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蔬菜成熟后,又帮他联系销路。现在,张现超家的8亩土地成了他家的聚宝盆,2017年,他家顺利脱贫,彻底摘掉了穷帽子。
  “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在我最困难的关键时刻拉我一把,现在我也不能拖后腿,我要给其他贫困户带个好头,让他们看看,得好好干。”脱贫后,张现超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身边的人。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张现超利用闲暇时间批发一些水果与妻子一起卖。2019年,他买了辆小货车,水果生意也越做越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闲不住的张现超又在村内的板厂找了份工作,打打零工,不荒废每一天。现在,他家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靠着这些年的奋斗,手里攒了点钱,但张现超还是没闲着。跟妻子一商量,他决定在村内开个小餐馆。餐馆不大,做的都是些家常便饭,来往消费的大都是本村人,价格实惠,吃着放心。
  “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家在前些年帮了我不少,开这个餐馆不为挣多少钱,只求给乡亲们提供个方便。”每天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张现超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如今,在洙湖镇,还有很多像张现超这样靠自己的努力脱贫的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们自立自强,与“穷魔”斗争,靠勤劳和智慧走上了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