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琳琳)驿城区老河乡靳庄村87岁的老人秦金奎,16岁参军,心怀壮志的他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如今,他儿孙满堂,晚年幸福。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0月,16岁的秦金奎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50师450团2营4连,入朝作战。
“那时战争打得非常艰苦,没想到还能活着回来,很多战友死在战场上,和他们相比我很幸运……”每每提及往事,老人感慨颇深。
开赴朝鲜后,为躲敌机轰炸,秦金奎所在的部队大多在夜里行军,每晚步行80到120里。志愿军战士脚上磨出的水泡,走一步,钻心的疼。就这样,急行军20多天以后,好不容易来到一个叫云海里的地方,便立即接到了抢修机场的任务。
美国飞机白天轮番轰炸,部队只能白天躲飞机,夜里抢修机场。
秦金奎执行任务,从来不顾艰险,不怕牺牲。有一次,首长让他到一公里以外的地方执行任务,那条路是敌特活动频繁的地方,他接到命令后,只身前去执行任务,腰里装把手枪,胸前挂支冲锋枪,一路机警侦察,在快走到目的地时,发现树丛中有可疑目标,他立马躲到树后戒备,看到目标向他包抄,抬手就是一梭子,敌特有人当场倒地,有人撒腿就跑。我军部队听到枪声后出来接应,击毙敌特,他圆满完成任务。
“零下30多度的天气,土豆冻得像石头,啃起来很费劲,就这样还吃了上顿没下顿……”回忆起当时的艰苦岁月,秦金奎感慨万千。
“70年了,我永远忘不了这段历史,忘不了战争的激烈,忘不了战友的英勇。如今,只希望已故的战友安息,健在的战友健康……”近日,驿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秦金奎颁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老人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抚摸着徽章,缓缓地将其贴近胸口。他怀念战友,嘱咐年轻人身在福中要知福,珍惜现在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