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3日
立体种养 协调发展
满山果树成了“摇钱树”

  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高琳琳)11月20日,在泌阳县春水镇刘岗村的东岗上橘缘农林合作社的橘园里,经过精心培育的250多亩橘树上硕果累累(如图)。
  “今年橘子产量预计达5万斤,按目前的市场价,能收入20万元左右。”合作社负责人刘焕民高兴地说。
  近年来,泌阳县在积极引导群众改造荒山荒坡、发展经济林的同时,鼓励农民利用林下空间发展养殖、种植,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果园里散养的土鸡、鹅,不仅成了橘园里的“义务除草员”,而且还是“禽粪提供者”,有了有机肥料的滋养,果树生长得很茂盛。林下套种花生、中草药,产生“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综合效益。“立体种养”造林新模式形成的绿色经济发展产业链创造直接效益1亿元以上。
  该县张沟村凤凰山上,成片的冬桃近日喜获丰收,在水果减少的初冬季节,鲜嫩欲滴的桃子挂满了枝头,让人垂涎三尺,尝一口脆甜无比。“农闲时间,周边的贫困户很多都来果园打工,仅此一项就为他们年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不但引领大家脱贫,还要让他们致富。”果园场长沈灿新告诉记者。
  在马谷田镇河南村,一排排新颖别致的楼房,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小院,房前屋后花草飘香,绿意盎然,幽静的环境无处不显示着新农村的新气象。昔日繁忙的万亩果园少了车水马龙的喧嚣,挂满枝头的果子已经变成了果农手里的钞票,收获后的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如今,该镇以河南村为代表的几个村,共同开发种植的万亩果园,已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镇战略的实施,我们村大力发展林果种植,漫山遍野的果园不但成了林果基地,还变成了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赏花游、摘果游、休闲游让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河南村党支部书记余永立高兴地说。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富则农村富。目前,泌阳县林果面积稳定在34万亩,果品年产量超过17万吨,林果总产值超1.2亿元,农民通过林果业人均年收入达3745元,满山林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