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国平
张家湾是伏牛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吃水要靠山泉水,把山泉水引到村子里,还有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生产队那会儿就派一个叫春生的单身汉负责这事。春生很是敬业爱岗,无论刮风下雨,烈日当空,总会背个箩筐,掂把镰刀上山巡视,那气势就像下乡调研的局长。春生早出晚归,打扫落叶,清除淤泥,确保了一股清泉一年到头都能绵延不断地流向村里,保证了几百口子的吃水问题。
后来,生产队解散了,包产到户,春生还是每天上山,费用由每家出五毛钱来承担,刚开始大家也没有什么,到了第二年收费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包产到户,不养闲人,春生的这个工作可有可无,应该不设这个岗位,每天上山转一转,太轻松了,应该把他撤下来,这个提议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赞同,五毛钱也省下来了。春生也没说什么,就到镇上当保安去了。
春生下岗半年后,山泉水还是源源不断地流进村里,但半年过后,溪水就开始变黄,变浑浊了,水流越来越小,还有异味,再后来就渐渐断流了,这时候村里的人慌了,都说应该找一个人去山坡上看一看。有人想起了春生,开始说春生的工作并非可有可无。于是他们又提议把春生请回来,重操旧业,并且愿意每家每户各交一块钱,他们派人到镇上好说歹说,最终请回了春生。当春生每天又扛起铁锹,往山上行走时,不久,清亮的山泉又流进了村子,人们开始说,那些微不足道的事还是有用的。
学会尊敬那些普通的劳动者,并不是简单的事,它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后,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三个云游的和尚不期而遇,在一个曾经名扬天下的庙宇前,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庙宇已经破败,荒草丛生,有野兔奔走其间。
三个和尚都说,好好的庙宇为啥会破败至此呢?大和尚说,一定是和尚不敬业,所以信徒不多。二和尚说,一定是和尚不虔诚,早晚不念经,所以菩萨不显灵。三和尚说,一定是和尚不勤劳,所以庙产不修。
三个和尚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了半天,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其能,共同努力重兴庙宇,于是大和尚四处奔走,化缘招呼,二和尚一心念佛,日夜不停,三和尚辛勤打扫,忙个不停,没过多久,这座庙宇焕然一新,香火日盛,前来烧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庙宇的钟鼓声响个不停。
庙里的形势越来越好,三个和尚开始沾沾自喜,都想评功摆好,把成绩说成自己的。大和尚说都是我四处化缘,扩大影响,庙宇才会发展振兴。二和尚很不服气,就说这眼前的好成绩,都是我一心礼佛,菩萨显灵了,信徒才会接踵而来。三和尚说,都是因为我把寺院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所以才会有信徒前来礼佛。三个和尚都夸自己好,争吵不休,互不相让,最后都撂下手中的工作,不再管庙里的事,结果庙宇很快又破败了,三个和尚也各奔东西,四处云游去了。
只认为自己重要,看不见别人的劳动,结果是别人也不会认可你。
老家大弟两口子下岗了,生活很困难,正阳县城无工可打,想去广东打工,但家里三个孩子上学实在走不开,最后四处借钱开了家小卖店勉强度日,两口子辛苦经营,小店很快就红火起来。大弟忙着四处进货,有时到深夜,大弟媳有病做了手术,三天后就去小店守着,就这样辛苦打拼,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买了房子,小店门面也扩大了,到年底一盘点,挣了十几万元。
春节回乡,看到大弟一家生活向好,甚是高兴。大弟说,这一切都是托了他的福,大弟媳听了不愿意,说这都是托了她的福,两人争执不下。我在一边说,不要争了,这是你们俩共同打拼创造的幸福,就像瓜儿离不开藤,藤儿也离不了瓜,谁也离不开谁。俩人一听都不吭声,点头称是。
学会欣赏别人的劳动,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