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7日
打好生命的追光
——读《装台》小记
  文/刘学
  很久不读书了。
  生活的忙碌让我很难静下心来,与书中的文字交谈、对白。尽管有时也忙里偷闲作首小诗或写篇小文抒发情感,可那都是肤浅地做作,是不能与文学扯上关联的。
  作为一个爱好文字的人,不读书显然是不能进步的,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书中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它是我们汲取养料的摇篮,我们赖以思考的精神来源。你不可能读完一本书没有一点儿感触,那样的话你根本就不会去读它,既然想去读书必然会从中找到一个兴趣点,支撑着你的阅读动力。在书中看别人描述的世界是何等的精彩,从而会触动我们去思考自己世界里的点点滴滴,这即是读书的收获。
  每当赏读美文、赞美唏嘘时,总是给自己说该读书了,不读书的日子精神领域几近被熬空。正好借着作协的读书会,也是为了完成布置的读书任务,才特意从繁忙的日子里抽时间来执卷而阅,潜心贯读。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绎着人生,悲欢离合,伤心喜悦,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一如既往地表演下去。“他人即是地狱。”生活中的地狱无处不在。《装台》这本书的主人公刁顺子的人生就是如此。作者从女人为切入点,将刁顺子的地狱生活呈现出来,从表面看,蔡素芬的到来是刁顺子的地狱生活的开始,可反过来说,刁顺子又何尝不是蔡素芬的地狱呢?这些在故事中都展述得淋漓尽致。蔡素芬的忍耐,刁菊花的泼狂,刁顺子一次次的软弱妥协,让故事有了自然而然的起承转合,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彩无比。这不就是生活吗?有生活就有故事,有了故事便有了讲述故事的人。
  “咱都是下苦的。”下苦的装台人似乎都在为别人撑起一片天空。为别人搭建好舞台,让别人站在上面尽情地表演,尽情地享受一次次成功的荣光。而装台的人,只能用一束光去追逐着别人的光鲜艳丽,在幕后默默付出。刁顺子本身就像一束追光,对于纷乱的生活,他没有自己的反抗和追求,只是一味地用一束光去照亮别人。而他的默默付出,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之,他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的眼中成了一种懦弱无能,一种低人一等、令人生厌甚至看不起的一束追光。蔡素芬离去,韩梅离去,刁菊花离去,跟他生命有关联的、无关联的女人都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他成了一束孤独的光,只照亮着自己的影子,茕茕孑立。可这并不是结局,最终,他的生活又回到了原点,一切好像又要周而复始。这即是现实,令人信服的现实。
  作家,就是搜集故事和讲故事的人。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将一桩桩一件件凡人俗事做下记录,然后用艺术的手段展现出来。作家更是一束光,追逐着生活,将缝隙里的人和事发掘、照亮。也许作家会经历很多的无奈和煎熬,但是,将生活付诸笔下的文字所产生的那束光,定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精神震撼。
  故事中有一处情节让我记忆深刻:刁顺子和大吊两个人为演出打追光,在黑暗的幕后流血流泪、赤身裸体,终将那束追光打成了会呼吸的光,有生命的光。他们那看似平凡甚至有些卑微的生命一样能够释放炽热,而发现和展现这种炽热的人,就是写作者。
  既然喜欢了文字,先不说当什么作家,首先要让自己当一个有怜悯之心的写作者。当然,想与文字为伍,就要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沉淀。写作不能三心二意,走走停停。坚持写作的前提是要耐得住孤寂,然后便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去发现诸多的人和事,用灵魂去思考,用文字去描述,用善于感知的大爱之心,打好生命的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