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萌萌
提起小时候,想起来的是外婆做的美食;是步行去南河蹚水、探险;是凉席铺在水泥地上,头顶三叶扇呼呼转。所以,小时候是美食和疯玩的代名词。那个年代的我们是幸福的,童年也是轻松的,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外卖网购,也没有各类兴趣班和辅导班,作业一写完,就一溜烟跑到门口,几家邻居家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警察抓小偷”“一二三木头人不许动”……只有电视,所以感觉每个电视剧都很经典、好看,能上映一部新的电视剧就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想起小时候,就是无忧无虑,除了毫无压力的学习,什么杂念没有。外婆家离一小很近,所以我一上小学就开始在外婆家生活,那时候还没有修大路,从老门老户的邻居家过道里穿过去,再穿过一片自建房的小路,就是一小。还记得那条小路,很窄,只够一个人过,旁边还有敞露着的下水道。离一中也很近,转弯就是一中的操场。那时候同学们自带箩筐、袋子,去南河装沙,来填操场。上初中时候的早自习,路上头顶的电线上,会听到老鼠穿梭的声音。那时候总是怕黑,怕妖魔鬼怪,在赶上如果邻居家办白事,我就得让外婆到路口接我。外婆家那片是几十年的老门老户,东方红大街,铁锈红色的砖,矮矮的门栏。童年最开心的事,是暑假期间,每天外婆做好饭,三叶扇头顶转着,吃完饭,再来一个超大的西瓜,又甜又爽口,然后桌子挪开,地上铺上凉席,打开电视,太幸福。旁边墙上,会被我时不时地凿个洞,想象着是自己的秘密保险柜,就像武侠剧里,打开墙,里面另有机关。
至今,想起外婆做的饭,仿佛鼻子前还有一股饭香味,嘴巴还意犹未尽。金瓜托,油饼,菜馍,撒子麻花……没有外婆不会做的。外婆灶火外面有一台面条机,面条是外婆自己轧的,灶火里的地锅柴火一填,热腾腾的白烟带着香气飘散着,我和妹妹在楼上做游戏,时不时问外婆做好饭了没。邻居家的枣树伸到外婆家,偶尔还能尝鲜。晚饭后的活动,就是去南河蹚水,在不深的地方游泳。河的最西边是浅区,都是妇女儿童老人,东边是深区,还有所说的“老鳖盖”,一直很神秘,也从来不敢去,也没有到过遥远的河对岸。
后来路打通了,很多邻居被拆迁,南河也变成了公园,很多老门老户搬了家。感觉以前外婆那片,路是那么窄,门是那么矮,原来玩耍的空场地也显得伸不开腿。但是确是那么的亲切、熟悉,令人感到安心……一幅幅童年的画面情不自禁展现在眼帘,我仿佛看到我正在狂奔,在有说有笑地做游戏、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