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22日
文/张凤
我的父亲张志松出生在上世纪30 年代,自幼家境贫寒,童年跟着爷爷奶 奶逃荒,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 活,小小年纪受尽了颠簸之苦。那个时 候兵荒马乱,他十几岁开始躲壮丁,整 天提心吊胆。 解放了,农民当家做了主人。为了 报效国家,父亲决定去当兵。因为是独 子,国家政策不允许参军,父亲只好选 择去上学。 听奶奶说,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岁月 里,父亲为了去县城上学,每天都要跑 几十里路。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 甚至赤脚空腹从不缺课。凭借着坚韧 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他各科成绩都很 优秀,先后考上信阳师专、开封机校。 毕业后父亲回到县农修厂从事机 械操作工作、产品图纸设计,直到退休。 父亲喜欢看书,从我记事起,就看 到家里茅草房的土坯墙上,挂满一捆一 捆的书籍。他天资聪明,不但文采精 湛、才艺过人,而且琴棋书画、吹拉弹 唱、机械设计、果木嫁接、农业科学育 种、针灸医学等样样精通。
  爷爷去世早,父亲上敬老母和老舅,下教几个妹妹和儿孙。还用他自学的医学针灸救济乡邻,经常义务给乡亲看病拿药,分文不收。为此,乡亲们对他十分敬重和感激。
  我家住在汝南、上蔡、遂平三县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离最近的乡里集镇有十几里地,离县城更遥远。
  我17岁那年过生日,父亲说带着我出去看看,我高兴极了,天不亮就起床,饭都顾不上吃,跟着父亲去了驻马店。到了市里,我看到街上那么多人,吓得我紧紧拉着父亲的衣服,怕一松手就找不到父亲。来到商店门口,我不敢跟着父亲进去,因为我怕把借人家的自行车弄丢了,自己执意站在那里看自行车,动也不敢动,怕一动父亲就会找不到我,又怕我一个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回家后,我心里难受很久,想想我在家也是老师和乡亲们公认的好学生、能闺女,出门才知道自己是个小傻瓜。父亲更是内疚,曾多次说:“孩子再聪明,如果不让他们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也会误了孩子的聪明才智。”
  从那时起,父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他郑重地对我们说:“你们逐渐长大了,不能再这样围着小家转,你们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长长见识。记住不管走到哪里,都一定要谨遵八个字: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而后,他又加重语气对几个姑姑说:“特别是女孩,更应该谨记这八字真言,只有自尊、自爱,才能自强、自立,才能得到更多的人尊重和信任。”
  从此以后,只要出去办事或拜访朋友,父亲都带着我们,有时候干脆大胆地放手让我们独自去办事,事情办得好,他就给出去办事的孩子表扬与鼓励,办不好,就指点我们下次该怎么做。
  我家的几个弟弟,在学业和事业上更是如鱼得水,他们通过自己的锻炼和努力,都实现了大学梦想。1986年,我的大弟张挺考大学,夺得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当乡里和县里领导来家里祝贺的那一刻,父亲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父亲的八字赠言成就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又把这八字赠言传给了各自的下一代。侄儿侄女更加努力,学习上争先恐后,个个都是学习标兵,均在不同的大学学习或出国深造。
  虽然父亲早已过世,“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这八个字,已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无形中成了我们的传世家宝!
  (作者单位:遂平县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