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29日
父亲的架子车
  文/胡俊东
  每当看见搁置在农村老家的架子车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架子车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承载了家庭的希望,也是父亲发家致富必不可少的工具。
  老家的架子车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父亲下地干活,总爱拉着架子车。我便是架子车上的常客,道路的颠簸会使我很快进入甜蜜的梦乡。父亲怕我被太阳晒着,便用一块布在架子车上搭了个棚子。农忙的时候,我就成了父亲的帮手。父亲有时让我扶车把,有时让我上车踩麦秧。我总是按照父亲的吩咐屁颠屁颠地跑前跑后。有一次,父亲在装麦秧的时候,我正得意扬扬地站在车上面,一不小心从上面栽了下来。父亲吓得连忙丢下农具,扒开麦秧,把我抱了出来。仔细检查了一番,看我没有大碍,父亲松了一口气,直到夕阳西下他也没再让我踩麦秧。还有,就是缴公粮。父亲把最好的小麦,用架子车运送到粮所。我根本帮不上忙,却嚷着坐架子车一块去。父亲拗不过我,便答应带我去。我坐在架子车上,看着道路两边的风景,心情像出笼的小鸟一样喜悦。
  父亲的头脑灵活,农闲的时候,也会让架子车发挥作用。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父亲坐不住了,他寻思着怎样发家致富。父亲组织村里几个人,拉着架子车,去南方拉碳、竹竿、米、盆和缸……凡是能赚钱养家的买卖他都做。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他才回家一趟。看着父亲黝黑的脸庞和风尘仆仆的样子,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可是,父亲并不满足现状,便又组织几个人做起了贩卖粉条的生意。在每年的冬季,他从临泉的韦寨、迎仙一带收购粉条,然后运到湖北的荆门、孝感等地销售。经过父亲几年辛苦打拼,我们家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至今我都清楚地记得,我们家被公社评上了“勤劳致富光荣户”,在召开表彰大会的时候,是母亲戴着红花上台领的奖牌。看着人们投来羡慕、赞许的目光,我们一家人心里自然乐滋滋的,当然最高兴的就是父亲。20世纪80年代,我们家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就这样,父亲靠架子车养活了一家人,培养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还当选为新蔡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架子车完成了它的使命,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取代。父亲也于23年前离我们而去。可是,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母亲却舍不得把架子车丢弃,将它珍藏在老家。母亲像守候父亲一样,守候着它……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蔡县栎城乡桑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