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捷通讯员 魏丽)近日,驻马店广济医院神经内科一名患有多发性脑梗死、硬膜下血肿、心肌梗死、心力衰竭Ⅳ级、房扑、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赖学章教授团队诊治下好转出院。
3月15日,84岁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时,意外摔倒,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症状,休息后未见好转,随后拨打120到驻马店广济医院就诊,急诊以“脑血管意外”收入该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多发性脑梗死等。
患者年事已高,心功能较差,出现呼吸困难、心率高、胸闷气短的情况,心衰指数(BNP)已达6000pg/mL,是正常人的20倍。该院神经内科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骨科、麻醉科、心脏中心、普内科、急诊科齐聚一起为该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会诊过程中,医生调出患者各项检查报告进行讨论研究,各科室专家团队给出了科学化、具体化诊疗意见,制订了适合患者的“个案管理”模式。由于患者年事已高,心功能较差,最后决定不建议麻醉,保守治疗。此次会诊为患者后续治疗指明了方向。通过此方式也加深了各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学科之间壁垒,互相学习,有效推进了学科建设。
经过治疗,患者的心衰指数恢复正常。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郝学民介绍,医护人员每天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因为患者不能动,只能躺在床上,护士每两个小时给患者翻身一次,拍背,避免患者生压疮。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患者状况日渐好转,现已出院。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很有耐心、也很负责,我很感动。”患者在出院前激动地表示。出院后,患者家属第一时间送来了感谢信,以表感激之情。
“父亲住院期间,驻马店广济医院的主任、专家和医护人员给予他悉心照顾和专业治疗。在这里我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与辛勤付出,我感受到了如家如亲人般的温暖与真情。”李先生的家人表示。
脑血管意外专业名称“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它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第一大致残致死的病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
防脑出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控血压,高血压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定期测量;调情志,乐观情绪,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慎起居,季节交替,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早睡晚起”,清晨不宜过早出门,以免温差大,导致血压波动明显,增加脑出血风险;避劳累,多休息,会休息,有节奏地工作和生活,不能劳累;择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不蹲便,防便秘,蹲便时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大便燥结,排便用力,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做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按摩;戒烟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酒。
专家提醒,要做好日常的血压监测与自我管理,平时一定要重视脑出血先兆症状,比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或突感身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去视觉、语言交流困难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