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娅舒
多年前我就对大理、丽江有着无限的向往。在这个夏天,我带着这份憧憬,一个人,背起行囊,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一次单独出远门,我对云南还有“蛮夷”的印象,不过,内心很坚定,竟没有丝毫的害怕。
听说,有了旅行经历的人会爱上旅行;听说,旅行是一味解药,会净化心灵。
因为晚点,到昆明住进酒店时已是凌晨3时,简单洗刷后赶紧睡觉了,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7时出发。我去了石林,清风拂面,凉爽宜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座山石,拔地而起,形成一片片“林子”,让生在中原地区的我生出一阵欣喜。草坪上耸立着挺拔而错落有致的石头,水中印出倒影,让人感受到别样的风景,阿诗玛勤劳勇敢的形象也映入我心中。
“我历山河而来,你的眉目仍惊鸿如初。”吹过下关的风,看风情岛的花,赏过苍山的雪,望见洱海的月。我们终于来到了大理。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据说有52个少数民族。一路向西,车子快速行驶,太阳还没有完全出来,空气清澈透明,两边山峦连绵起伏,山顶的雾气与白云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哪是雾,哪是云。云雾像哪位仙人一挥手制造的仙境,或撒点白云在山腰,或撒点雾气在山顶,或薄或厚,时浓时淡,真是一幅山间水墨画。过了一会儿,云里透出一点儿明亮的光,那光穿过云层的缝隙,照得云朵雪白发亮,好像走到山脊就可以扯下一片来。我们的车仿佛在沟壑里穿过,由仙云护我们前行,好像我也要成为仙人。
一路上,我很开心,时而举起手机拍照,时而与其他游人调侃几句。路过聚居区,我好奇地看着少数民族房子上的图案,心里疑惑重重。导游阿黑哥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为我讲述云南的风俗、文化、历史、传说,让我一路欣赏风景的同时对云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来到洱海,目光所及处,青山远黛,近水含烟,亦山亦水,波光粼粼,心胸也一下子开阔起来。我使劲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展开手臂拥抱这温柔的风,和刚相识的姐姐各骑一辆自行车,沿着洱海畔边,边悠闲骑行,边欣赏风景,间或停下来拍一组美美的照片。这样的时光让人流连忘返,然而我们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由大理往北,我们来到了丽江,这里主要生活着纳西族人民。到达酒店时已经很晚了,天还下着小雨。我拉着姐姐一起去逛古城。我们一人吃了一碗云南过桥米线,然后打开地图找八卦图一样的古镇小路,石头铺就的路面,凸凹不平。这里的房屋全是木质结构,古色古香的小店一直延伸到我们抬头仰望的地方,我们只有看招牌才知道这是一家什么店。门口的花草绿植在黄色的灯光下氤氲,我们忍不住坐在台阶前拍照片。玉石首饰、小吃糕饼、民族服饰……各种小店让人眼花缭乱,我们进这个店里逛逛,去那个店里瞧瞧,好奇时我们再和店家攀谈几句。
街道上全是外地的小姑娘,她们穿着当地的民族服装,戴着漂亮的头饰,手里提着一盏古朴的玻璃灯,由摄影师给她们拍好看的照片。夜深了,街上人群仍熙熙攘攘。两排酒吧里,年轻的姑娘小伙儿,打着手鼓,唱着歌曲,古镇的夜色泛着年轻的血液与生命。别样的生活、别样的情趣,这大概就是古城的魅力。
导游阿黑哥是彝族小伙儿,他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在过火把节时的盛大场面。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彝族人民,他们载歌载舞,一直到深夜也不愿意散去。阿黑哥说想要感受春季就到昆明,想要感受夏季就去西双版纳,想要感受秋季就去丽江,想要感受冬季就去香格里拉,我已经感受到昆明的凉爽,也感受到丽江的“秋意绵绵”,带去的薄袄在丽江真的用上了。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的名字本身就带有诗意,加上阿黑哥对这两个地方的介绍,让我更向往起来。
七彩云南,不虚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