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3日
非遗进校园文化润心田
  驻马店市第十二小学三(3)班杜悦溪
  星期四,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咱班的小记者们,今天下午老查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人员要来教你们做馒头啦!”同学们欢呼雀跃,纷纷叫好。
  下午,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在会议室里井然有序地坐着。老查记的师傅向我们介绍了老查记馒头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及制作方法,并展示了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馒头,惹得同学们纷纷称赞馒头不仅颜值高,而且创意十足。老查记的师傅又提问了关于馒头的知识,比如馒头用什么制作的?面是怎么生产的?农民伯伯是如何种植小麦的?还即兴提问了关于粮食的古诗,大家都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极了。
  接下来,进入了令人激动的环节——现场学习做小猪馒头。在老查记师傅认真讲解和示范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按照师傅的指导,依次进行切、揉、捏、揪、搓,笨拙地做着馒头。我先揉了一个圆圆的面团,然后用师傅提前剪下的三角做了耳朵,接着挑选了两颗饱满的红豆做眼睛,最后用黄豆般大小的面团做小猪的鼻子。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回想制作馒头的过程,虽然辛苦不易,但是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更是激发了我对未知事物探究的兴趣。
  通过这次老查记馒头非遗文化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制作馒头,还深刻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我决定,珍惜每一粒粮食,从餐桌做起,从自我做起。
  (小记者证号:2312019)
  (指导老师: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