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静
见习记者 陈培 通讯员 田春雨
2月27日,在位于西平县柏苑街道的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园,河南大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忙着订单生产(如图)。“工人正月初三就上班了,生产的是客户年前下的订单。这个月底之前我们要把这批货发出去。”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园总经理杨洪建告诉记者。
看着忙碌的工人,记者问杨洪建这里工人的待遇,他笑而不答,指着迎面走来的一名女工说:“你问问她吧。”
这名女工叫郑春丽,和在这里工作的杨文旭是夫妻。杨文旭是技术工,每个月能拿12000元工资;郑春丽是普通女工,每个月能拿7000多元。记者问他们每个月除了吃喝,还能存多少钱。“一万多元钱吧,中午厂里管饭。”说这话时,郑春丽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里的政策扶持、营商环境、配套设施等条件非常好。我投资了3500万元创办了大迈环保科技,主要生产可降解购物袋,年产量达2万吨,现在有工人95人,还需要广纳贤士。”大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逸晖是信阳市光山县人,2023年5月来到西平县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园投资兴业,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事业风生水起。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人工作有条不紊。在产业园里的心容心实业有限公司,工人有的在调试机器,有的在流水线上忙碌,大家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据了解,西平县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园建于2019年,总投资30亿元,占地522亩,年产值50亿元,可容纳商贸企业50余户,年贸易总额80亿元,实现4000多人就业。园区被河南省塑料包装协会授予“河南省塑料包装产业基地”称号,正在规划引进省内外知名包装企业入驻,形成集生产、销售、机械制造、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仓储物流等于一体的塑料包装产业集群,实现西平县新型包装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园目前处于建设发展阶段,已整合企业51家,入驻企业24家。”柏苑街道办事处主任郭贺军告诉记者,目前,西平县正在积极推动该县现有包装材料制造企业全部入园,规划推进园区原料结构调整。预计“十四五”末,全县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将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总产值50亿元。西平县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园目前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塑料产业园,是西平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