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5日
了解牙周病

  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牙龈出血、口臭是它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现应早治疗。牙周病在成年之前很少发生,而在青壮年后发病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高,患病的人数增加,而且病情加重。临床检查可见全口牙面沉积覆盖大量黄褐色牙结石,并可延续到龈下刺激牙龈红肿、出血,形成较深的牙周袋,并分泌炎性物质。X片显示牙槽骨逐渐吸收,出现牙齿松动、移位、脱落,影响咀嚼。
  其病因是菌斑的形成、牙石的沉积、食物嵌塞、创伤、解剖因素、不良习惯、不合适的固定或可摘假牙的刺激使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另外全身易感因素如遗传因素、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精神压力、吸烟等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由于老年人颌骨骨质疏松,唾液质量下降,全身抵抗力下降,患牙周病大大超过年轻人,其特点是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防治方法
  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外,还应该每隔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洗牙的同时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对于洗牙解决不了的相对严重的牙周问题,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更复杂的治疗手段,并定期复查,维持牙周组织健康。对于严重松动无法治愈的患牙,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尽快拔除,然后进行相应的镶牙治疗,否则对口腔内其他牙和患病牙所在位置的牙槽骨易产生影响。
  (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