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8日
追忆父亲

   文/陈丽勤  
  2022年3月28日早上6时,弟弟陈军在睡梦中忽然被手机铃声叫醒,只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孩子,最近工作忙吗?要注意身体啊,孩子们工作咋样?啥时候回家看看啊,我一切都好,没啥事,就是想你们啊。”“噢,是爸啊,您咋起那么早啊?我们都不错,孩子们也都挺好,最近有些忙,等有时间了就回去看您啊,就先这样。”睡眼惺忪的弟弟匆匆挂掉电话。  
  我们兄弟姐妹4个:姐姐、哥哥、我和弟弟。平日里父亲和弟弟联系多些,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适,但电话中父亲还是向弟弟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也正是这个电话,成了弟弟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因为4个月后,父亲就和我们天人两隔了。  
  虽然18年前母亲去世的悲伤我们兄妹早已经历,但此次目睹至亲生命犹如烛火般点点耗尽,最后因肺癌不能呼吸而痛苦离世时,我们号啕大哭,泣不成声。父亲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直到我们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才逐渐了解了父亲既波澜壮阔又平凡质朴的一生。  
  父亲陈汝池,生于1935年11月8日,家中排行第六,系清末都察院御史陈善同后代。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潮影响,家中四伯父、五伯父(我父亲的四哥和五哥)早年加入国民革命军,抗战时期曾参与血战昆仑关等抗击日寇之战斗。受家中亲人的军人气节及革命思潮影响,父亲也于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其所在部队急行军至湖北广水时,因父亲年纪尚小,被营长命令先回家待命,等后续部队补充命令再参与作战。一年后,即1949年3月,父亲再次参加人民解放军,并于1953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入伍后,作战英勇,先后在衡宝战役、广西战役、剿匪作战中立功3次并获得纪念章2枚。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父亲作为第一批赴朝作战人员,参加多次战斗,后在平壤地下大礼堂演出,受到朝鲜南日大将接见,并获得朝鲜独立战士纪念章1枚。  
  父亲从军期间曾三进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朱德、任弼时、肖华、“延安五老”(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胡耀邦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其中,经肖华上将推荐介绍其与“战士作家”高玉宝认识,并结识了毕克飞、瞿希贤、郭兰英等文学艺术大家。  
  1956年,父亲随志愿军回国转业至信阳地委。1965年,父亲调至驻马店专办政治部。1976年“文革”结束后,父亲调至驻马店地区制药厂任机关党总支书记,1986年调到河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驻马店分公司任总经理兼党总支书记,直至1996年5月离休。父亲从部队转业至地方后曾多次获得省、市先进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及各种嘉奖共计23次。在他人生最后的5年时间里,他又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父亲去世后,在整理父亲的荣誉奖章和证书时,我们才真正了解了他这光荣的一生,才更真切地走进了他的生活,理解了父亲对子女的人生指导和教育:“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一句简单的话,贯穿了陈家几代人的家族教育理念。年过半百的我们忽然对父亲有了新的认知,和他伟大的革命生涯、光辉事迹比起来,我们觉得自己像一粒尘埃,微不足道。  
  自从参加革命以来,父亲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始终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工作。在驻马店的经济建设中,他更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他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总是尽心尽力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生活中的父亲是一个多才多艺、风趣幽默的人,对于工作和生活总是充满活力。他热爱文学和诗歌,常常写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告诉我们要时刻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憧憬。当我们整理父亲遗物时,才明白了自己的无知和父亲平凡中的伟大。我们后悔自己在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没有多去陪陪他。  
  弟弟参军那年,父亲送他去兵站上车,眼眶湿润,眼神却坚毅地注视着弟弟,说:“别怕吃苦,好好锻炼,服从命令,争取进步。”弟弟在部队入党时,父亲去其部队做慰问演讲;弟弟参加工作后,父亲送他一台收音机……种种一切犹如昨日重现,历历在目。每想到这里,弟弟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潸然泪下……  
  父亲的遗物里没留下什么值钱的财物,却留给我们子女很多无法估量的珍宝,让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也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时值清明,含泪赋七绝一首,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春风细雨倍思亲,茔前祭告欲断魂,高堂皆去再难孝,唯梦几回桃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