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7日
万顷波涛拥海来
  文/刘海群
  开启退休模式,我和老伴报了民族乐器网课。老师说,学好民乐,需要深刻领会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行万里路不失为良法。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今年4月15日,40多名同学由天南海北相聚厦门线下游学。看到蔚蓝的天空和大海,我顿觉身心融化。我们这群年龄50岁到80岁不等、从未谋面的同学,初次见面的拘谨也随之融掉,彼此说说笑笑,像家人或老友,好些60岁上下的“小哥哥”“小姐姐”或张开双臂欢笑,或牵手奔跑,欲投进天海之中。
  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我们个个陶醉。街似园林,远望满眼葱茏,近看花团锦簇,建筑风情万种,行人悠然漫步,那弹着吉他踏歌而行、捧一盏茶轻轻品茗的人们,尽情演绎诗意生活;看海边黑色的礁石、金色的海滩、翩然飞舞的白鹭与海鸥,如入梦幻仙境一般;沐育暖暖的阳光、迎着温润的海风,沿山海步道而行,登临盼归塔上,辽阔的大海、踏浪的身影、来往穿梭的风帆,及至海岸郁郁苍苍的树林,全收眼底,尽揽入怀。
  “多迷人呀,厦门的景啊!多幸运呀,这厦门的人!”我禁不住感慨。身后传来说话声,没听懂说什么,却能感觉挟一丝怨怼。回头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左手搀着蓄着花白寸头的老先生,右手轻轻拍拍他的手背,用方言小声嘀咕了句什么,抬头微微一笑,用普通话朗声道:“欢迎你们来厦门!”她打量了下我们,平静地说,“其实,厦门最美的是人。”同学们都热情地上前打招呼,老太太给我们讲起了郑成功、陈嘉庚、林巧雅……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端庄娴雅的年轻女子挽着老先生站在一旁,浅笑着看我们说话,见老太太嘴唇不经意地蠕动了一下,却没说出话,连忙从挎在肩上的包里拿出一个水杯,拧了杯盖递到老太太面前,接过话说:“各位叔叔、阿姨,来了厦门,好好玩玩,看看新时代厦门……”似乎想介绍今天的厦门,可顿了顿,不好意思地羞涩一笑说:“就叫万顷波涛拥海来吧!”
  离开厦门的前一天晚上,我们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音乐会。大家热情满满,一位北京大姐第一天摔伤了腿,得到了同学们的细心照料。这天表演节目,她坚持要上,说这才对得起大家。我们表演了民乐独奏、歌剧舞蹈,还有合唱,现场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几个曾经是军人,来自西北的同学唱了《小白杨》《鼓浪屿之歌》。这天恰是一名四川同学的生日,我们的音乐会中安排了庆生环节。她说生日年年过,祝福年年有,能在厦门这座城市受到众星捧月的生日祝福,终生难忘。惊喜突然降临,她激动不已,哭得稀里哗啦。当她平静下来,深有感触,厦门之行,从“万顷波涛拥海来”中,得到深深启示与强烈震撼,更拥有开阔胸襟:退休不是人生终点,只是生命的驿站。“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未来可期,夕阳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