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通讯员 张春芬
日前,在汝南县张楼镇河北社区的藤编厂里,10多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制作藤椅(如图)。一根根仿真塑料藤条在工人的指尖上来回翻转、上下穿梭,不多时一张张藤椅便初具雏形,娴熟的编织技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正在盘线的盛银芳是张楼镇姚湾村的村民,她在藤编厂工作已经3年了,对藤椅编织的每道工序都很了解,是厂里的老师傅。
盛银芳一边编藤条一边笑着说:“编藤椅操作简单好上手。我们都是现学现干,有空就来这里干计件工,一天挣四五十元钱,既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又可以贴补家用。”
在姚湾村,像盛银芳这样在藤编厂工作的村民还有许多,他们靠着这门手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藤编厂负责人窦刚说:“我们藤编厂的经营没有太多风险,有固定订单,年收入30万元左右。工人在这里只要做出的产品多,工资就高。经常在工厂干活的有近20名工人,大多是附近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偶尔有一些年轻人打暑假工,就业人员很灵活。”
手指间诞生的藤编工艺品,不仅让一家小微企业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也让村集体的经济发展实现了“钱”景广阔。
据悉,张楼镇政府通过“万人助万企”活动,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在政策、资金、场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企业有难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截至目前,张楼镇共发展引进30多家中小微企业,其中仅庙东村、王沟村2个村就投产建设了10家企业,主要包括箱包制作、板材加工、麻绳编制、灯笼加工等,吸纳带动周边3000多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近年来,汝南县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落地生根,积极引导各乡镇(街道)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服饰、箱包、鞋、板材等加工企业,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