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国喜
胭脂色的太阳在云层里半隐半现,秋风把荷花摇成欢喜模样。我们穿过留庄稻田公园的大门,行走在万亩稻田的木栈道上。欣赏即将成熟的大面积水稻,俯瞰留庄稻田公园的艺术画,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留庄镇是确山县的大镇,人口多是其一,大农业是其二。留庄镇出名,是因为十万亩高标准农田,是因为高标准农田里种植了优质水稻,是因为水稻富含一种叫硒的微量元素。留庄镇出名,更因为留庄人把稻田养成了一幅画,画中有画,画中有景,画中有情。
从2014年开始,留庄镇就着手画这幅画了,直到如今还在着色,还在精修,不断地增光添彩。现在,留庄稻田公园还真像是公园,只不过与城市公园不同。城市公园有花草树木,有小桥流水,有游乐设施。留庄稻田公园有的是一望无垠的水稻,有的是稻花自由自在地飘香,有的是清新质朴的乡村风情。
走在嗒嗒作响的木栈道上,水稻在脚踝边摇曳,有的低垂着沉甸甸的稻穗,有的还在延花受孕。成熟的稻穗,露出谦虚的模样,低着金黄的脑袋,盯着扎根的土壤,与那些仿佛还在青春期的水稻并不一样。
一块稻田或许引不起重视,千万块集合起来就成了气候,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留庄稻田公园给人的感觉是气派、是震撼、是赏心悦目。登上两座20多米高的观光塔,俯瞰万亩稻田,每一块稻田都是一块绸缎,无数的绸缎连缀、延伸,仿佛一片碧绿的泛着金色的海洋。那些稻草雕塑点缀在绿黄的海上,是网红中的网红,吸引着儿童跑来跑去。稳重的大象、富贵的天鹅、活泼的青蛙、憨态的狗熊、稻草被巧妙利用,化腐朽为神奇。
公园里最惹眼的还属稻田画,每年变换图案,年年岁岁不同。留庄人把水稻当作艺术侍弄,用绿、黄、黑3种色彩的水稻巧妙搭配,调制出不同风格的稻田画,把表现中国民间故事与时代气息的艺术有机融合,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衣带飘飞、展翅如蝶的梁山伯祝英台,七夕节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劈波斩浪的战机的航空母舰,以及反映交通飞速变化的确山火车站,都以别出心裁的图案呈现在稻田里。游客们惊呼、拍照,感叹着留庄人的奇思妙想、身手不凡。
将近10年的稻艺工夫,留庄的农艺师们早已经驾轻就熟。往年设计的岳母刺字、幸福一家人、天安门、袁隆平、大熊猫等稻田画,都是经典作品,留在了游客的镜头里,刻在了游客的记忆里,载入留庄农业发展的史册。
穿行在宁静的稻海中,人是配角,水稻是主角。留庄水稻属于粳米,米身细长,晶莹剔透,用留庄大米煮出的米饭香糯可口,味道远优于籼稻米饭。留庄大米含硒,是被有关部门认证了的,微量的硒对人体有益,因而成为抢手货。《经济日报》曾发表文章,称河南确山用“一粒米”托起了一个产业。我信,留庄人信,确山人都信。
中秋节近了,月饼开始飘香,节日的气味从城市的商超和街角钻出来。留庄呢,也在以另一种香味迎接中秋。海洋般的稻田铺展到天边,村舍点点。金黄的稻穗散发出浓浓的丰收气息,醉了游人,也醉了养育这些水稻的农人。
天地有大爱,人勤地不懒。留庄镇党委、政府谋划在先,支持紧跟,不断优化升级,带动了农业、餐饮、休闲、娱乐等产业一体化推进,留庄稻田公园的立体化效益彰显。留庄,用农业做了一篇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你要看不一样的稻花、嗅不一样的稻香、赏不一样的稻田画,就到留庄去吧。静悄悄一个人去也好,呼朋唤友热热闹闹地去也罢,你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