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2日
点燃当今世界的诗情感悟
——读杨清明诗集《今世情缘》有感
  文/朱林兴
  继《半世吟缘》诗集出版发行后,今年,原上蔡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杨清明又出版发行了他的新诗集《今世情缘》。
  《今世情缘》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诗集共收录近1600首格律诗,以家事、世事、国事为主题,以个人对生活、工作、学习的真实体验和感悟,通过清新脱俗的诗句展现出来。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涵盖了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俗话说:“情由心生,言之为诗。”诗人杨清明的创作热情高,以诗言志、以诗抒情,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的家国情怀和正直、勤奋、向善的人格魅力。
  诗歌创作最忌俗套,如果踩着别人的足迹是写不出有声有色的诗歌。从杨清明诗集中可以看出,他善于组织、创造新颖的诗歌语言,善于以诵经般的低吟展现生活的维度。由于他情感丰富,善于创新,一落笔就发声,能够在繁花似锦的诗坛中崭露头角,由此可以看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诗歌是向内挖掘的,善于捕捉时机,注重探寻、揭露事物的本质。杨清明在《俄乌战事之我见》一诗(外一首)中,揭露了战争的本质:“美似渔翁乌坐骑,博弈美俄乌当枪。”
  从杨清明诗歌的语言中,体现了用字精确,形象生动。如《苏童梦》一诗,妙用动词。山衔落日中的“衔”字,草满箩筐汗满衣句中连用“满”字。又如《桃花·佳丽》一诗,浓、笑、询、朱唇丹脸用字精准,比喻恰当。尾联:“花丛佳丽询孰美,无赖骚人不作声。”无赖二字俏皮。《坐困愁城》一诗:“绿肥红瘦暮春天,糁径杨花撵众缠。嫁与东风春不管,操觚无绪遣忧端。”撵、嫁、操、遣动词连用,绿肥红瘦意象描写,妙在其中。这些朴素而灵动的诗句,彰显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与独立思考。
  以诗为武器,激浊扬清。在《道德厦固庙宇安》一诗中,既有对五千年来华夏文明的赞美,又有对当今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今昔匠人咏》一诗则充满对劳苦大众的爱,如《老石匠咏叹》:“身负家什走磨坊,锤敲钎凿闪红光。倘然灵验多出面,老骨谁惜献上苍。”
  立意高远,韵味深长。杨清明的诗文或直抒胸臆,或含而不露。声观情怨尽在笔底,嬉笑怒骂皆成诗文。如《难忘八三严打》诗,诗人配合公安干警到抓捕现场,耳闻目睹抓捕行动,末句“归案缉拿露曙光”,“曙光”二字一箭双雕。《祥瑞》一诗:“滂雪弥天风凛刮,群芳摇落洗铅华。兴观冬麦铺成被,翌夏农夫笑掉牙。”以雪为载体,“兴、观、群、怨”动词连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并用,增强了诗意和艺术效果。
  杨清明在创作时令诗时注重选材的匹配性。如立夏诗,选南雁北飞,东、南风向互换。小满诗以三新大麦、油菜、蒜成熟时赋之。芒种诗写梅雨、热风、南方插秧北方收麦。大雪诗:揉醉天公云碎冻,纷飞玉絮喜逢迎。皓然一色乾坤罩,踏雪寻梅幻妙生。一幅踏雪寻梅图跃然纸上。
  欣赏杨清明《今世情缘》诗集之余,也想谈谈这本诗集的不足之处。诗歌的写作是通过作者对外部的观察和思考,向内拓宽延伸的,而杨清明的诗歌有时感觉过于理想化、文学化。诗文中还存在个别律诗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同时还有凑韵和使用生僻字等现象。希望诗人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佳作。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