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3日
远离骨质疏松 要当“硬骨头”
  近日,50岁的王女士不慎摔倒,导致右手腕部骨折,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患有骨质疏松。王女士非常疑惑,自己怎么会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初期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骨骼的疏松程度加重,所带来的危害日益增加。
  导致骨折:这种骨折常发生在脊柱、髋部和手腕等部位。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担。
  身高变矮: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脊椎被压缩,可能导致身高变矮。
  影响生活质量:骨质疏松会影响人的行走能力,导致长期卧床,进而增加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的风险。
  心理影响:骨质疏松患者常常会因为害怕骨折而减少活动,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情绪低落。
  得了骨质疏松,日常生活中,需要在饮食、维生素D的补充及运动方式方面予以关注,特别是要避免跌倒。
  在饮食方面,选择含钙食物非常重要。牛奶及其制品是钙的最佳膳食来源,虾皮、豆制品、海鲜都是补钙的食材。不过,大量饮酒、咖啡不利于钙的吸收。
  保持运动是维护骨骼健康必不可少的方法,跑步和散步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增加哑铃训练、墙下蹲等负重、抗阻锻炼,以增加肌肉力量。肌肉力量的增加有助于保持下肢站立稳定,防止跌倒引起的骨质破坏或骨折。
  骨质疏松作为可治疾病,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大家不必太担忧。
  (高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