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译萱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你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一句……”邓紫棋的歌曲《后会无期》埋了10年的伏笔终于在《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纪录片里揭晓了谜底,原来那艘船就是里斯本丸号,原来那群人是英国战俘,原来他们是这样离去的。起初,我怀着质疑的态度打开了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一艘日本船,船上装的是英国战俘,击沉船的还是美国潜艇,仅仅因为船被击沉在中国海域?看着影片上面飘过的弹幕,多数人跟我有同样的不解。英国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强占香港百年的帝国主义,日本是侵华战争的发起国、跟中国有血海深仇的军国主义,美国是发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始作俑者、是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的头号劲敌,三强相残无异于狗咬狗一嘴毛。但是随着纪录片往后推进,我的眼泪与鼻涕齐飞,我的质疑似乎有了答案——因为人类的情感都是相通的。
里斯本丸号一共运送了1816名英军战俘,中国渔民救下了384人,仍有828人永远留在了海底。这不是一场有1816名受害者的灾难,而是一场灾难发生了1816次。对于每个受害者的家庭而言,这份灾难都是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它会在每个深夜被唤起,像一根针,想让你痛时你就得痛。这里有珍藏了爸爸送的布娃娃70余年的女儿,有新婚不久在香港苦苦等待爱人的妻子,有在沉船后3年才收到儿子回信的母亲,还有遭受了半生PTSD的受害者。这份苦楚这么清晰这么持久,就像受访的幸存者那样,圣诞节时他总是很难过,因为他们当年就是在圣诞节时投降的。
无关信仰、无关国籍,方励导演花费7年整理了大量信件、照片、录音。当一件件遗物铺陈开来,我不再觉得他们是帝国主义派来殖民的士兵,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他们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里有把救生圈给同伴,自己溺亡的士兵;有明知道凶多吉少,仍然出舱与日本兵交涉的翻译;有宁愿遭受日军毒打,也要在火堆边抢回妻子照片的丈夫;还有明明可以自己逃生,却仍然留下来营救伤者的战友……这是不管多么高明的编剧也写不出来的情节,因为真实所以有力量。最让我动容的还属沉船之际,全体士兵齐声高歌的情节。这与泰坦尼克号沉船时乐师们在众人奔波逃命时仍在演奏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便赴死,也要体面地死去。当这些死难者的身影从深海里被打捞起,一桩桩、一件件直击人心的细节远比任何反战口号来得更加铿锵,就像幸存者受访时所说:“战争是最荒谬的勾当。”
在纪录片进行到90分钟时,终于出现了中国渔民的身影。东极岛的渔民几近贫穷,甚至没有大型船只运送英国战俘,只能号召全村人出动,一趟趟救下漂浮在海面上的英军。他们手无寸铁,海面上还有疯狂射杀英军的日本兵,甚至救下这些战俘还面临着整个村庄被屠杀的风险,但是他们依然出发了,打捞起一个个血肉模糊的身躯,救他们,也是在救自己。有一位救助者的后代表示,自己的父亲出海救人时才15岁,而在2年前,他的父亲就因为出海,再没有回来。所以在渔民的眼中,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遭遇海难的人,能救的,都要救回来。这些情节在片中着墨不多,却最难能可贵。我们认为可歌可泣的壮举,在渔民眼中却是稀松平常。
方励导演在最后还请了世界各地的战俘家人来到东极岛沉船之地,向他们“年轻的父亲和亲人们”告别。当白色的花瓣撒入海面时,当“再见爸爸”的告别声此起彼伏时,我仿佛也看到了那群年轻军人的笑脸,那些灿烂的生命此刻算是回家了吧。
30° 13′ 44.42″ N、122°45′31.14″E,这是里斯本丸号沉船的坐标,船,会沉没,但是人不会沉默,历史的长河,将永远铭记那些勇敢无畏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