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4日
父亲的小人书
  文/常青莲
  小人书对于年过半百的我依然充满无穷的魔力。一见到小人书,我就会想起父亲。
  我刚记事时,父亲扎毛笔的技术已很娴熟了。无论寒暑,父亲忙完农活就扎毛笔,总是一坐就到深夜。一批批毛笔出炉,却因找不到人代销,搁置在家。看着一包包毛笔堆放在家里,母亲愁眉不展,父亲蹲在墙角,抽着用豆叶卷成的烟。父亲看了看两间土坯房,目光又转向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和一群渐渐长大的孩子……“凡事只能靠自己,等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后父亲一咬牙,一跺脚,决定自己做销售。
  父亲当天就收拾行囊去了洛阳。要开辟一条销路谈何容易!他带着干粮跑大队、学校、村庄等,给人家讲毛笔的使用和保存方法。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打动了不少人,再加上父亲老实本分,又讲诚信,童叟无欺,一天能卖十支八支。尽管一支才卖一角钱,父亲很知足。偶有一个阴雨天,父亲到新华书店逛逛,看到许多小人书,就开始买着看,慢慢养成了习惯,一有空闲就会买小人书看。小人书使父亲忘记了奔波的疲惫、生活的烦忧。在异地漂泊的日子里,父亲如一叶扁舟,在风雨中飘摇,小人书给了父亲莫大的慰藉。在淡淡的乡愁萦绕心头时,小人书陪父亲度过了艰苦的岁月。
  父亲一趟生意回来,虽然挣钱不多,但带回来的小人书不少。父亲一到家,背包还没放稳,我就慌忙扒拉着看都带回些什么东西,吃的或多或少总会有的,就是令别的孩子看到都会心花怒放的糖果,在我面前都会黯然失色,但一看到背包底部摆放的小人书,就截然不同了,我欣喜若狂,如获珍宝,爱不释手,拿起一本就奔到角落里静静地看,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我。
  父亲做生意一出家门,我就开始了倒计时,在床头的墙上画道道。父亲快回家的那几天我分外兴奋,连夜里睡觉也特别容易惊醒。有一次,在睡梦中我似乎听到熟悉的咳嗽声,“是大(方言中对父亲的称呼)回来了!”说着就猛地从被窝里钻出来,母亲轻声安慰我道:“好好睡觉,别说梦话了。”果不其然,一会儿,父亲真的回来了。昏暗的灯光下,父亲把几本小人书放到我枕头旁,我才安心入睡。
  父亲出去做生意的次数越来越多,买回来的小人书也越来越多。父亲打造一只小木箱,把小人书整齐地摆放里面,《古都风云》《血染葫芦湾》《湖上神兵》《铁道游击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传阅丢失的不算,还有百十本。
  小人书,大世界。一打开小人书就会有一股墨香味,看着图片,再看下面的文字。看《小英雄雨来》,一艘船从芦苇中划了过来,“芦苇”两字就认识了。读《鉴湖女侠》我了解了我国近代女革命家秋瑾,以及“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自从我家有了小人书,也吸引左邻右舍的小伙伴来我家看,他们把自家的小人书带到我家,我们互换着读。有时我还把小人书带到学校,三五个同学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
  小人书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一本本小人书打开了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小人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深深融入我的内心,让我心怀感激,为我的从教生涯打下了基础。
  1984年的春天,父亲得知我们村小学要建图书室,就毫不犹豫地把满满一箱小人书捐给了学校。
  时光流逝,岁月无言。那段有小人书相伴的时光早已远去,父亲也已离开我们有一年余了,怀念那些小人书,更加怀念与父亲在一起的欢乐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