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献国
豆腐,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道家常菜。
相传20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现在,制作豆腐的工艺不断发展,又延伸出了豆腐皮、豆腐干、豆腐脑、豆腐乳、糟豆腐、臭豆腐等豆制食品。在现代包装技术的加持下,豆腐皮、豆腐干等各种豆制品保存时间更长,成为人们休闲旅游、馈赠亲友的美味食品。
从功效上来说,因豆腐味甘性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质软易消化,具有预防高胆固醇、养胃益脾、清热润燥等功效。同时因大豆里面的异黄酮含量丰富,属于天然雌激素,经常食用大豆制品能够激活体内雌激素,使皮肤保持弹性、延缓细胞衰老,有养颜美容之功效。
我们本地人爱吃白菜炒豆腐、菠菜炒豆腐、麻辣豆腐、鱼头炖豆腐、青椒炒豆筋、卤豆腐皮等。热豆腐一般有人专门用三轮车拉着走街串巷卖,或者卖豆腐的捎带着卖,因其味道好、吃着方便,颇受人们喜爱。热豆腐好吃,除豆腐做得细嫩外,有几样调味料是少不了的:蒜汁、韭菜花汁、辣椒酱、芝麻酱。你看卖热豆腐的师傅,掀开锅盖,从冒着热气的锅里一块一块地盛出热豆腐放在碗里,再用小刀划成小块,然后一勺一勺浇上调味料,满满一碗美味便送至食客手中。
记得很多年前,我在高中读书时,每天傍晚都能听到一名卖豆腐师傅的叫卖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他的声音很特别,“豆”字一声拉得很长,“腐”字短促有力,声调还要向上带一下,“豆——腐”,有节奏有规律。听得时间久了,好像在听一位歌者在歌唱。这歌声仿佛不是在叫卖豆腐,而是发自他内心的一种呐喊,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这种声音就像种在了我脑海里一样,历经岁月沧桑,仍然挥之不去。也许是那一声声豆腐的叫卖声,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平实而又真切。
说起卖豆腐的叫卖声,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卖炭翁》。不知为何,每当听到卖豆腐的吆喝声,我都会想起这首诗,想起诗中描写的卖炭翁的种种不易。所幸的是,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害怕,只管努力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
豆腐的制作过程是比较麻烦的,选大豆、磨豆子、过滤豆汁、烧火熬豆汁、压制豆腐……一套程序下来费时费力,但是豆腐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这样的健康食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2014年,“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豆腐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