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鑫
还记得站上讲台的第一天,我满怀憧憬,也有些忐忑,我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准备好去点亮孩子们的世界,准备好去做一位温暖且坚定的老师。然而,面对一张张稚嫩却略显倔强的脸庞,站在讲台上讲着自己曾无比厌烦的“道理”,突然意识到,我不过是在重复曾经老师对我做过的事。
那些年,老师的话我听不懂,或者说,我根本没想听懂。
我曾是一个喜欢在课堂上走神的学生,对老师反复强调的学习方法不屑一顾,对他们的严厉管教充满不解。我总觉得,老师总是大惊小怪,反应过度,每次班会总是反复唠叨,仿佛世界末日将至。那时的我,只想快点长大,逃离这些约束和叮嘱。
直到有一天,我站上了讲台,才发现自己无数次想要向学生重复当年老师的“唠叨”。我也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诫他们认真听讲,开始在作业本上留下一句句鼓励的话,开始在班会上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而台下的孩子们,或许和当年的我一样,早已暗自翻着白眼。
忽然之间,我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有一天,因为班级的一件小事,我发了脾气,但很快恢复常态并继续上课。讲着讲着,竟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小时候,我不解老师为何能瞬间平复情绪,现在,我成了他们,才明白其中的克制与隐忍。
有时,孩子们犯错,我既生气又心疼,责备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下去;有时,看到他们努力却没达到理想的成绩,我比他们自己还着急;有时,我在他们的调皮捣蛋里看到了自己,忍不住想笑,却又必须板起脸来教育他们……
原来,教育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耐心和温度。
我想起了学生时代,某天放学,老师对我说:“你现在觉得我啰唆,等你长大后就明白了。”当时我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但这句话如今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成长是一场漫长的旅途,许多事情,当下不懂,日后才会明白。老师说过的话、给予的忠告,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我们心中沉淀,直到某一天,突然破土发芽。
也许现在,我的学生还听不懂我的话,正如当年的我听不懂老师的教诲。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在某个瞬间想起这些曾经不耐烦的叮嘱,然后恍然大悟:原来,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我依然会站在讲台上,一遍遍地讲那些听不懂的话,不是因为它们现在有用,而是因为未来的某一天,它们会成为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