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静 赵海洋)2024年以来,驿城区人民检察院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通过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持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用法治力量为特殊群体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精准监督守护特殊群体文化共享权
2024年初,该院接到人大代表反映,主城区“天中书苑”城市书房存在无障碍通道不达标、盲文读物缺失等问题,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难以享受便捷阅读服务。该院迅速立案调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残障人士代表参与实地走访,形成问题清单。同年3月19日,该院向驿城区政府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完善无障碍设施,配备适老化读物。驿城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13.8万元,于同年8月27日前完成主城区城市书房的无障碍改造,并增设盲文图书角、语音提示系统等设施。
创新机制司法与行政协同发力
为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常态化,该院与驿城区残联联合出台《关于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残疾人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的意见》,通过“线上线索征集+线下联合巡查”模式,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同时,该院深化与人大、政协的衔接机制,将公益诉讼线索转化为代表建议、委员提案,推动无障碍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审批和年度民生实事考核。2024年4月,驿城区政府与驿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府检联动工作机制通知》,明确将无障碍环境治理纳入政府责任清单,形成司法与行政协同发力的长效机制。
以点带面延伸司法监督范围
该院延伸监督范围至城市公共区域,针对法律服务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完善问题,深化城市无障碍环境优化完善的监督,同时扩大成果,向法律服务场所延伸。针对养老机构食品卫生问题,该院依托“府检联动”机制,督促整改违规机构,保障了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在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同时,该院积极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近3年来,该院督促整治广场噪音问题1件,督促清理各类垃圾200余吨,督促整顿违法排污企业3家,督促疏通河道20余公里,督促保护耕地400余亩,为人民群众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从“天中书苑”到街头巷尾,从文化空间到生活场景,驿城区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笔、以司法为民为墨,持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城市文明同步升级,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