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8日
我市发布7月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报告
提醒各部门积极应对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新理 通讯员 刘颜岭)近日,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气象局、消防救援支队、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对我市7月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形势进行会商分析、评估研判。
  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气象方面:7月中旬有小到中雨;中旬前期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下旬后期,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预计7月中旬后期和下旬,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
  农业方面:7月正值我市夏管的关键时期,预计农业方面的自然灾害主要体现在受极端天气影响,洪涝、干旱、高温热害等自然灾害气象多发频发,并为农作物病虫害滋生繁衍创造有利环境。
  消防方面:随着气温升高,夜间餐饮、休闲娱乐等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增多,餐饮、娱乐场所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易引发火灾。工厂单位、居民住宅集中使用防暑降温设备,线路负荷瞬时增大,设备长时间运转,尤其是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等充电频率增多,易导致设备过载、电线短路、高温故障,甚至引发火灾。
  危化工贸方面:7月,化工企业开停车、检维修、动火作业处于高位,部分企业异常工况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不到位,易发生事故。极端天气多发,可能引起安全设施不能有效运行,潮湿环境还会导致电气设备老化、受潮,造成短路漏电,引发人员触电事故等安全事故。高温使有毒气体挥发扩散加快,有限空间中毒窒息风险上升;持续高温与超负荷工作,易致员工中暑、体力不支、应变力和反应力下降,增加安全风险。
  会商建议及部门应对措施
  气象部门要及时进行气象预警,做好气象灾害特别是中短期和临近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确保城市在极端天气下能够有序运行,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农业农村部门要重点做好玉米草地贪夜蛾、粘虫、地老虎、玉米螟和褐斑病、锈病,花生叶斑病、白绢病等病虫害的防控。要适时科学灌水,充分利用节水设施,采用喷灌、滴灌等高效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秋季农业生产丰收打好基础。
  消防救援部门要切实发挥消安办作用,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酒店、宾馆、民宿、大型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重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查处在人员密集场所违规动火作业、占用消防车道、堵塞消防通道、违规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建筑保温材料、停用消防设施和电动自行车入楼入户、飞线充电、违规改装等违法行为。对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锁闭共用、借用疏散通道的要予以纠治。
  工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矿山企业要加强采掘面、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顶板支护和通风设备检修制度,加强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以及配套设备的隐患排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瓦斯积聚。要定期对提升运输系统等关键环节开展巡查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有效运行。要加强员工安全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严禁因违章作业引发事故。
  应急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会商研判,处理险情、灾情;严格执行全天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快速、准确、翔实报送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信息。要督促企业加强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安全施救知识、应急救援装备使用和应急救援技能等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确保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督促有限空间作业单位严格落实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装备,确保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