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闫宏伟 倪迎娟 通讯员 孟博
近日,记者探访位于驻马店市高新区的驻马店开门子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门子肥业),只见海藻酸生态肥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据了解,该企业以智能化为核心驱动力,在科技创新、绿色生产、产业协同等领域持续深耕,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现代化产业生态的转型,成为农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这家由江西开门子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组建的国有企业,专注于海藻酸生态肥生产。公司规划复合肥年产能120万吨,目前已完成一期高塔生产线及办公区建设。作为驻马店市重点项目,开门子肥业创造了9个月建成投产的行业奇迹。依托与中国农科院的产学研合作,企业成功突破海藻精华温和萃取技术,使肥料利用率提升30%以上,实现作物根系培育与土壤改良双赢。
“二期项目将引入MES生产执行系统,打造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届时,50万吨级生产基地的用工量将比传统生产线减少40%。”开门子肥业总经理管希发在数字化车间告诉记者。
绿色“智”造:环保与效益并行
近年来,该企业将清洁生产作为转型突破口。2024年投入巨资进行工艺改造,通过优化分体流技术减少产品结块,当年即实现了综合效益的跃升。科技创新是开门子肥业清洁生产的核心驱动力。从原材料采购起,公司就严格把关,精选优质供应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风险。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采用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温和萃取海藻精华,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降低了能耗和废弃物排放。这种肥料对促进农作物根系粗壮、毛细根旺盛效果特别好,不仅能提高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还对土壤改良具有良好效果,是践行国家化肥减量增效方针的具体体现。技术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透露,智能控制系统正精准调节着高塔生产线的温度与压力参数,其自主研发的“微生物维护复合肥料”获多项发明专利,将有机质与抗病微生物菌剂整合,有效解决了土壤酸化板结问题。针对农业需求开发的水溶肥系列,已适配全国85%以上的滴灌设备。目前,在驻马店市西平县、上蔡县、平舆县等示范基地,使用该产品的芝麻田实现机械化收割,亩产较传统施肥方式提高22%。这种“良种+良肥+良机”的融合模式,正通过县级数字化服务网点向全国推广。
链式协同:构建产业新生态
作为驻马店首个超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门子肥业将“车间”延伸到田间。每支营销团队都配备农业技师,在遂平、平舆等粮食主产区建立“土壤医院”,通过“检测-配方-施肥-跟踪”的全周期服务,帮助农户降低用肥成本。2025年春耕期间,其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30%,定制化柔性生产线功不可没。
同时,该企业利用“中国农加工投洽会”平台,与驻马店区域龙头企业构建“种植-加工-销售”闭环。这种产业链协同模式,助推驻马店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了突破。总经理管希发表示,未来将投资3亿元建设数字农业云平台,实现从“卖产品”向“提供种植解决方案”的跨越。
“智”创未来:培育新质生产力
站在二期项目即将投产的节点,企业展厅的专利墙上又新增多项发明专利:高塔硝硫基复合肥料生产的造粒装置、海藻酸复合肥料的高塔造粒设备、复合肥料的防泄漏反应釜等。管希发透露:“在市高新区‘中国药谷’超级工厂的规划蓝图中,我们将与生物医药企业共享发酵平台,开发功能性生物肥料。这种跨界融合,正是驻马店‘九大产业集群’战略的生动实践。”
从传统复合肥到生态智能肥,开门子肥业正以创新为笔,以智能为墨,在农肥产业升级的征程中,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