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1日
我的北京鲁迅文学院之行
  文/杨运祥
  2025年6月23日,由中国残联优中选优选拔推荐,经鲁迅文学院审定,报中国作协党组批准后录取,我很荣幸成为第三期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学员。
  我怀着激动之情坐上高铁列车,来到北京市东郊八里庄的鲁迅文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文学院的大门,门头上面“鲁迅文学院”5个金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特别亮眼。直到进入文学院内,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文学最高殿堂。
  迎新会那天,大厅前台坐满了在文学方面各有建树的鲁院老师,其中一位老师是我一直喜欢多年的诗人偶像杨碧薇,她是北京大学博士后,游历全国,出版多本诗集。我主动向杨碧薇介绍自己,杨老师很热情大方地回应了我。她在人群中特别亮眼,如紫罗兰花一样紫翠如霞,颖悟绝伦。
  到教学楼5楼报到领房卡,打开我的宿舍309房间,电脑电视衣柜,以及各种生活用品都已给我们准备好,瞬间感受到鲁院的领导老师对我们的暖心关爱。
  在鲁院食堂吃饭时,唐老师对我们讲,莫言、余华、刘震云等文学大家都是从这里出来的,你们是各省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写作者来到鲁迅文学院学习,以后你们也是他们的小师弟、小师妹了。
  听唐老师说完这番话,我内心瞬间澎湃汹涌,第一次真切感受我们原来离自己喜欢的作家这么近。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32位残疾人作家相聚鲁院,带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开启了为期两周的文学学习。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作家陈建功围绕“小说小悟”,为我们讲解小说的写作技巧,解析小说内核思想。
  诗人、翻译家高兴以“空气之马,穿越思想的影子”为题,对中外诗人作品以幽默方式讲解。
  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评论家施战军为我们讲解“四十年来文学思潮:人的定位及其相应担当”。
  《百家讲坛》讲师,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的出现,让我们惊喜万分,她热情地给我们分享多年来写散文的技巧和小妙招,让我们受益匪浅。
  改稿会上,编辑老师们逐一审读稿件,细致指出大家在写作方面的不足与删改方向。研修班期间,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散文》等名刊名社的编辑在阅读学员作品后,从主题、结构、语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作品的不足之处。
  学习的同时,我们在中国残联汪处长和武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现代京剧《红灯记》。
  当我们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迎面而来的是前辈作家们浓郁的文学创作气息。每位作家都有详细的介绍和作品说明,还展示了弥足珍贵的手稿。文学馆内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的模拟书房,可以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当年写作时的艰苦环境。从新文化运动到今天的新时代文学,中国作家们的坚强和毅力都在启发我们残疾人作家写出反映时代的好作品。
  在鲁院学习,最没想到来自陕西的左右哥会成为我的同学,我们前后桌,天天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地快乐相处。我从12年前就知道他,那时还是在博客上看到他写的诗歌。他出版过很多本诗集,并且已经有不少海外翻译版本。他跟我讲解诗歌创作的派系和理念,上课时也会给我举例说明小说和散文的写作技巧,亦师亦友。左右哥可以说是从零基础教我写诗,说来惭愧,跟左右哥交流后,我才知道什么是意象和口语,虽然平常都是在嘻哈说笑,但在写作方面,我还是会很认真对待左右哥教我的写作技巧和心得。左右哥让我最感动的地方就是临走前的晚上,他认真对我说,你要好好写,结合老师们的写作课笔记,多看书,多写作,多思考,想办法多挣钱照顾好你妈妈。诗意盎然,生活百般滋味,一起努力,一起在未来的文学巅峰再相见。
  还有来自湖南的建明姐是我鲁院同学,她像白玫瑰一样,纯白又不失娇艳,美丽大方。她是我在鲁院的乒乓球搭子。她特别爱美,喜欢打扮,一头美丽长发及腰,每天穿着各种漂亮的连衣裙,在人群中显得特别亮眼。我给她看了我写的诗歌,我自夸说,我写诗可浪漫了,如果出版诗集就叫《情书》,绝对会迷倒一大群女生。她被逗笑后,说我诗歌写得太直白,我说以后我好好写,争取下半年让你看到我的突破。一起学习10天,才想起还没合照,趁着下课休息时间,拍一张合照留念。
  学习临结束时,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嘱咐我说:“运祥,天中之地,皇家驿站,靖宇故里,要用文学讴歌好那片热土!”
  12天的鲁院学习时间过得很快,我能来鲁迅文学院学习,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在这12天的时间里,我很珍惜难忘而宝贵的研修时光。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提升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写出更多反映当下残疾人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