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房颤:别让心脏的“乱舞”悄悄伤了你
  心脏的正常跳动如同精准的钟表,规律而有力。但当房颤来袭时,心房会陷入快速而紊乱的颤动,每分钟“乱跳”300~600次,就像失去指挥的乐队,既无法高效泵血,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
  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心悸是最常见的感受,患者会突然觉得心跳又快又乱,仿佛胸口有只乱撞的兔子。
  稍一活动就气短、乏力,这是因为心房无法有效供血,身体器官“吃不饱”氧气。
  更要警惕的是“无症状房颤”,约3成患者虽毫无不适,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面临中风风险。
  房颤的“致命连锁反应”
  房颤的危险不仅在于心跳紊乱,更
  在于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心房血流变慢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阻塞脑血管,使中风风险骤增5倍;长期心率过快会累垮心脏,逐渐引发心力衰竭;反复微小血栓还可能损伤脑部,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这些人需重点防范
  年龄是主要推手,60岁后发病率明显上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更易中招;此外,长期吸烟、酗酒、肥胖或精神压力大的人,也可能被房颤“盯上”。
  科学应对,让心脏回归节律
  诊断不难:普通心电图可捕捉发作时的异常,动态心电图能诊断“间歇作乱”的房颤。
  治疗有法:药物可控制心率、预防血栓;导管消融术能微创根治部分房颤;左心耳封堵术为高风险患者筑起“防栓墙”。
  日常护心:限盐限酒、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同时管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
  房颤虽常见,但早发现、早干预就能有效降低风险。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心电图检查,别让心脏的“乱舞”悄悄损害健康。
  (刘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