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现场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高琳琳
清晨的阳光还挂在村头的老槐树叶上,驿城区胡庙乡大韦庄村委院内就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吊嗓声。推开虚掩的铁门,只见十几个村民正围着排练场打转,现场三两句唱腔就把豫剧《穆桂英挂帅》的调子哼得有板有眼……这便是大韦庄中老年艺术团的日常,15位村民用一招一式、一腔一调,唱出老年之乐,舞动夕阳之美。
“你看这兰花指,得像拈着片柳叶似的轻,不能攥得跟捏着窝窝头似的。”一名队员老师捏着徒弟的手腕纠正姿势,袖口沾着的浆糊还没干透——那是早上给戏服上浆时蹭的。
每逢春节、中秋这些节日,艺术团的演出就成了全村的“头等大事”。提前半个月,队员们就开始排日程。演出当天,天还没擦黑,台前就坐满了人,连邻村的老乡都骑着三轮车赶来,车斗里带着小板凳和给孩子买的糖葫芦。
锣鼓声一响,好戏就开了场。只见这些队员们转身时裙摆扫过台角的灰尘,碎步走得又轻又稳;《朝阳沟》选段中,一句“亲家母你坐下”刚出口,台下就爆发出会心的笑——那股子乡土气,比电视里演的还地道。
如今,大韦庄的中老年艺术团周围总有不少年轻人,有的跟着学拉胡琴,有的帮着拍视频发在网上。老艺人们嘴上说着“别瞎折腾”,眼里却藏不住笑意。一名队员说:“只要这弦还能拉响,嗓子还能唱出调,咱就一直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