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保安公司正阳分公司巡查队队长、烟草局岗点班长平亮,从事保安工作十余年,让“安全”二字在客户单位和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咱们守的是客户的安全,一点都马虎不得。”这是平亮常挂在嘴边的话。去年夏天,公司通报一起保安员酒后上岗事件,让平亮心里压了块石头。“酒后上岗不是小事,一旦出了岔子,丢的是公司的信誉,害的是客户的安全。”他连夜制订夜间突查方案,无论刮风下雨、周末假日,在深夜1时至3时最易松懈犯困的时段,总能看到平亮带着巡查小组穿梭在全县数十个岗点之间。
在税务局岗点,值班的老张爱喝酒是公开的秘密。一天晚上,他坚称“没喝”,平亮凑近闻到了一股酒气。没有厉声呵斥,也没有处罚,平亮只是拍拍老张的肩膀:“张哥,今晚我替你值班,你先回去休息。”他换上执勤装备,站进岗亭,整整一夜。当清晨微光照亮天空时,他的裤脚早已被露水打湿。
第二天,平亮泡了两杯热茶,听老张倒苦水。原来老张的孩子患了重病,医药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那晚实在是憋得慌才喝了两口。“纪律是红线,谁都不能碰,这是原则。”平亮先讲规定的严肃性,又话锋一转:“家里的难处,咱们也不能不管。”平亮当天就帮老张申请困难补助,还发动同事捐款。这种“刚性约束”与“柔性关怀”相结合的方式,消除了“酒后上岗”的顽疾,也温暖了队员的心。
“保安不是简单的看门人,得有真本事才能护得住人。”在平亮看来,纪律是根基,专业则是底气。每年公司开展“春季大练兵”,他总是最积极的一个。今年练兵场上,平亮设计的“持械冲击门岗”模拟演练让不少队员捏了把汗。新队员小李第一次参与时,因紧张防暴棍掉在地上,脸涨得通红。“没事,咱们再来。”平亮捡起防暴棍,没有半句责备。他站到小李对面,扮演“冲击者”,一步步示范动作,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十遍,直到小李能稳稳握住器械,动作标准、眼神坚定。平亮的胳膊被器械划出好几道红痕,他却浑然不觉,只笑着说:“多练一次,真遇到事就多一份底气。”
正阳县保安岗点分散,队员轮班执勤,集中训练难度大。平亮琢磨出“碎片化训练”的方式:利用轮休间隙,把附近岗点的人凑在一起分组训练;烟草局岗点下班后,他主动留下带队员加练应急处突动作。一次,他刚到家端起饭碗就接到队员电话:“几个新队员想练队列,您能来指导不?”他放下饭碗抓起外套就出了家门。如今,平亮带的队伍中,不少队员成了公司训练骨干。“跟着平队练,不仅学本事,更学那股认真劲。”队员小李表示。
“平队,税务局岗点老王突发疾病,没人顶岗了!”去年寒冬的一个深夜,平亮接到队员的电话后一骨碌爬起来,裹上厚外套就往外冲。车窗外寒风卷雪,路面结冰。他握紧方向盘在雪夜穿行,一边开车一边给老王的家属打电话,嘱咐他们别急,他先去顶岗,让他们安心送医。凌晨3时,平亮准时出现在税务局岗亭。刺骨的寒风顺着门缝钻进来,他搓搓冻僵的手,挺直腰板站上岗位。直到清晨7时接班队员赶来,才发现他工装上的雪已冻成冰碴,脸颊冻得发紫,说话带着浓重的鼻音。“平队,您辛苦了!”队员心疼地说。平亮拍了拍身上的雪说:“岗位不能空着,这是咱的本分。”
不管是队员临时有事、突发疾病,还是紧急任务需要支援,只要一个电话,平亮总能第一时间赶到。有同事议论:“平队总这么‘抢着干’,是不是想表现?”平亮只是淡然一笑。在座谈会上他说:“我是巡查队长,公司需要,岗位需要,我不上谁上?要是连自己人都指望不上,还谈啥守护别人的安全?”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据统计,仅2024年,平亮主动顶岗就有50余次,累计加班超过300小时。
在平亮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笔记本,记录着队里20多名队员的生日、家庭情况,甚至还有谁爱吃辣、谁胃不好这些小事。老队员王师傅在岗位上干了八年,经验丰富,但有个小毛病:站岗时总爱背手,敬礼动作不标准。平亮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天午休,平亮拉着王师傅在岗亭旁“唠嗑”。“王叔,您看咱这岗亭,是烟草局的门面,也是咱公司的脸面。”他边说边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礼,“您看这样,是不是更精神?”王师傅愣了愣,也跟着敬礼。平亮走过去轻轻调整他的手臂角度:“手腕再挺直点,肩膀放松……”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直到动作标准,平亮才笑着说:“您看,这样多有精气神!”
在平亮的带领下,烟草局岗点连续两年被公司评为“优秀集体”,他个人也多次荣获“优秀个人”称号。
这就是平亮,他用十余年的赤诚与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故事。在市保安公司,还有众多这样的“平亮”,他们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共同构筑一道坚实的平安屏障。
(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