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0日
宝宝易脱臼 家长要注意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王静)“医生,我家孩子好像胳膊脱臼了。我们应该去几楼看?”昨日,驻马店正骨医院骨二科医生李少帅在门诊预检筛查点值班时,遇到一名女士心急火燎地抱着孩子跑过来。
  看到眼前焦急的家长和不停哭闹的孩子,李少帅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就地蹲下为孩子检查。这是个不足1岁的宝宝,自己无法表述身体感受。李少帅根据孩子情况判断为胳膊肘脱臼,然后一边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一边给予手法复位。几分钟后,孩子停止哭闹,在家长引导下可以自主抓取东西了。见孩子可以自主活动胳膊,没有了疼痛反应,家长连声感谢:“没想到我们医院门还没进呢,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太感谢了。”李少帅说:“胳膊脱臼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特别是3岁以内的儿童,是胳膊肘脱臼高发人群,家长一定要多留意。”
  为啥孩子动不动就脱臼?李少帅说:“小孩子这种胳膊肘脱臼,在医学上称为‘牵拉肘’,常见于3岁以下的孩子。而小孩子胳膊肘之所以容易脱臼,是因为孩子的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未发育完全,肘关节相对薄弱和松弛,当宝宝手臂遭到较大外力的牵引时就容易导致桡骨从松弛的环状韧带中滑脱出来,造成‘牵拉肘’。”
  如何预防孩子脱臼?李少帅说,其实只要改变一下错误的习惯,“牵拉肘”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孩子即将摔倒或已经摔倒时,不要本能地去拉胳膊,应拉宝宝的上臂或腋下。日常牵手走路时,大人的身子侧向宝宝,尽可能让宝宝的手自然地搭握在家长的手中,不要让宝宝的手臂过于伸直。孩子上台阶时,家长不要用力拉着孩子。平时不要硬拽孩子的胳膊,不要做“人肉秋千”“人肉摆钟”或牵着宝宝的双手转圈玩耍。穿脱衣服时动作也应轻柔,尤其天气越来越冷,衣服越穿越多,有些衣服不好脱时家长切忌生拉硬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