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驻马店市中医院外二科医生张辉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系统内部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溃疡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以下肢髂静脉段多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三个要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不同,表现不一,可表现为下肢肿胀、发麻、疼痛、凹陷性水肿、皮温升高等,常见的症状是一侧下肢突然出现肿胀疼痛,感觉发沉。这是因为血栓在静脉内激发炎症反应,产生局部持续性疼痛。
张辉表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有血管疾病、心脏病、肿瘤疾病的患者,肥胖者,久坐、卧床、活动较少的人群。
下肢静脉血栓一旦发生脱落就可能形成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很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夺去患者的生命,但由于它不易被发现,所以称为“沉寂杀手”。
静脉血栓是危险的,所以我们一旦发现静脉血栓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静脉血栓患者,应注意不要做按摩及剧烈运动,且饮食以清淡为主。 (郭诗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