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小暑之后不久就进入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所谓“热在三伏”,民间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那么伏天如何调节饮食作息、科学养生呢?
夏天容易出现精神疲惫、口渴多汗、胸闷气短等症状,这与暑邪的特点有关。暑邪的第一个特点是热邪,容易耗气伤津,造成疲惫。第二个特点是湿邪,容易困脾,造成脾胃运化方面的问题。同时,容易困表,造成头疼、头重、身体酸痛等症状。对于暑热之邪,可以增加一些性味偏寒凉的食物,如绿豆、丝瓜、黄瓜、冬瓜等,性味甘淡,清热化湿。
夏季要特别注意保持情绪愉悦、平和,精神饱满、向上,这样才能使气机更加宣畅。静以养心,尽量减少过度消耗体力,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因为大汗伤阳,容易造成心悸、心慌、胸闷等现象。早晨或者傍晚,可以选择一些体力消耗不大的行动,如散步、打八段锦等。小睡安神,在夏季的中午进行短时间的午睡,有助于收敛心神。如果没有条件午睡,可以静坐或者闭目养神。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