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坏死。这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
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多样且严重,主要包括:
胸痛:这是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和典型症状。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面部、牙齿、肩膀、后背等部位。疼痛性质剧烈,呈刀割样或压榨性,常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症状。
热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加等类似感染的表现。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也较为常见。
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出现,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低血压和休克: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冰冷、黏膜发绀,皮肤颜色变得灰白等低血压和休克症状。
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症状。
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一般治疗包括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和顾虑、保持环境安静等;药物治疗则根据病情选用镇痛、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介入治疗则包括溶栓治疗和支架植入等。
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主要包括: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血管问题。
合理膳食: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和动物内脏等食物。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保持适量的运动量。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保持心情愉悦、情绪稳定。
(李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