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口腔溃疡时,口腔黏膜上会有许多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溃疡面,周围的黏膜是红肿的,这会影响正常的说话、喝水、吃饭,还会诱发口臭的症状。想要预防这种疾病的出现,需要先了解病因。那么,口腔溃疡是怎么引起的呢。
1.消化系统疾病
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的时候,患口腔溃疡的概率会大大增高。研究发现,40%左右的口腔溃疡患者患有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还有一些患者有胃溃疡、十二指肠等疾病。当怀疑口腔溃疡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时,应及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控制和改善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从而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
2.精神因素
精神过于紧张,情绪起伏比较大,长时间睡眠不足等,都可能会导致口腔溃疡出血,因为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口腔溃疡。
3.营养缺乏
缺乏维生素B2和B6等会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维生素B2和B6对保持口腔黏膜的健康至关重要。当体内缺乏这些维生素时,口腔黏膜容易破损,形成溃疡。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和谷物等。例如,可以多食用西蓝花、胡萝卜、香蕉和全麦面包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确保体内维生素充足。
4.遗传因素
口腔溃疡疾病和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家族中有人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自己更容易患有这种疾病。所以有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
和饮食习惯,防止出现口腔溃疡疾病。
5.口腔损伤
咬伤、刷牙过度等机械性损伤会引发口腔溃疡。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咬伤口腔黏膜或使用过硬的牙刷刷牙,都可能导致口腔溃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注意口腔卫生,选择柔软的牙刷,避免使用过硬的牙刷。进食时要小心,避免咬伤口腔黏膜。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口腔中的问题,也有助于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董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