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金霞
  每天6时30分,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院里,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派驻保安班长、57岁的王运民已在岗亭前执勤。洗得发白的保安制服,袖口那道亮闪闪的磨痕,是12年坚守的印记,是“十余年零安全事故”的成绩。
  今年4月的一天下午,一名满身酒气的男子堵在门口骂骂咧咧,其间抬手就向王运民胸口推了一把。王运民踉跄着稳住脚步,没红脸也没回嘴,反而给对方递过去一杯温水,说:“同志,这里是办事的地方,您再急也得说事儿,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反倒耽误您办事,值当吗?”十几分钟后,男子酒醒了大半儿,红着脸说了声“对不住”便低头离开了。王运民说:“咱是守门的,更是劝和的,退一步稳了秩序,也暖了人心。”
  今年8月的一个上午,王运民在执勤时捡到一张身份证,他每隔几分钟就往门口望一眼。半小时后,一名男子攥着手机慌慌张张走来,额头上全是汗。王运民连忙迎上去说:“同志,您是不是在找身份证?”男子看了看说:“就是这个!没有它我的事都没法办!”说着就从兜里摸出100元钱往王运民手里塞。王运民笑着推了回去,说:“别这样,帮您看好东西,本来就是我该做的。快进去办事吧,下次揣好喽!”
  推轮椅送行动不便的老人上楼、帮忘带证件的群众联系工作人员、捡到钱包守在岗亭等失主……从清晨6时30分的第一遍巡逻,到深夜10时锁上最后一道门,王运民把保安岗亭当成了“服务站”,把往来群众当成了街坊邻居。